刺激的泛化
刺激的泛化是指:在一个环境中学会的行为,以后在其他的环境中也能表现出来,尽管这些环境并没有包括在教学计划中。
“一个行为是否能泛化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,在事先是不知道的,有时能够有时却不能,如果表现出泛化困难,就需要去推动他。”
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刺激的泛化
在不同的环境中去训练:
如果你的孩子只在一个地方做训练(如学校或训练中心),没有在其他地方学习(如家里)的经验,那么环境变化后他会表现上的差别,即很难、几乎没有泛化的能力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,注意:1、训练要在一个以上的地方进行。2、在学校、训练中心教的课程内容,在家里也应该进行。
有不同的老师上课
有多个“重要的成年人”参与教学是非常的关键的一点。在教孤独症孩子时经常的情形是:孩子跟教师在一起时,表现得很乖,学习得也很好,但跟父母在一起时却表现得很差;或者一个一直由父母训练的孩子,到了幼儿园/学校无法跟老师学习。
“因此,应该是孩子身边所有的成年人,都要介入到训练中来。经过跟一定数量的大人学习之后,孩子对大人的‘区别对待’就会被打乱,新学会的行为也就因能够适应不同的人而泛化了。”
将刺激物共同化
至少在开始训练的阶段,将家里和训练中心/学校的外表布置的相似,会是很有帮助的。
“如,在家时也作用孩子在中心/学校也作用的教具;尝试将家里的吃饭环境布置的与学校的相近(如在餐桌上铺上与学校一样的台布;如果孩子在学校有比较处得来的伙伴,尝试将他们带到家里来与你的孩子玩耍;在孩子要上学之前,在家里模拟教学的场景,这样可以使孩子以后到学校容易适应。)”
相同的强化方案
如果孩子的一个行为反应,在家里得到比较“稠”(不断的)的强化,而他到学校后却一下子受到很“稀”(间断)的对待,该行为的泛化可能就很困难,至少在开始的几天里。“这种在强化方案上的突出变化,一般会发生在孩子上学的时候。为了避免这种在强化方案上的变化,在孩子上学之前,就要在家里尝试稀释他的强化方案,此外还要有一个辅导老师,在开学的头几天在学校里维持比较稠的强化方案”
为了达到泛化的化,可能还需要引进更多的环境差别因素进行练习。请记住刺激的泛化的基本规则:如果没有就建设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