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情绪问题对孩子症状的影响
在家庭治疗的理论里,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问题是整个家庭系统动力失调的结果。调整其他家庭成员的认知和行为,调整家庭互动情况,有可能对缓解该成员的问题有帮助。大量研究都发现,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度相关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好,孩子就很难有一个好的心态。所以,调整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很重要。但是,在与自闭症家庭的接触中我们发现,父母经常会陷入相反的思维里,以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好了,自己就没问题了。然而,孩子需要要从父母那里体会出自己是被爱的、被接纳的和被欣赏的。如果父母连自己都不欣赏,对自己不接纳,对孩子生病这个事实都不接纳,那么孩子很难有这种正性体验。
我们的研究团队曾经做过一个针对自闭症孩子父母的访谈研究,访谈中有一个问题:你觉得你的孩子什么时候状态比较好?对答案进行编码后,我们得到了两个因素。第一个因素是孩子自身的情绪状态。很多家长提到,当孩子觉得高兴或者放松的时候,症状表现就会不那么明显。家长的这种观察跟现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。已经有研究发现,自闭症儿童的焦虑水平高于正常发展儿童,并且焦虑水平越高,刻板行为表现越多。有研究者认为,受限的兴趣就是自闭症儿童对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一种应对方式。我们编码得到的第二个因素,是家长的情绪。当家长表现出积极情绪的时候,孩子的状态会比较好;而当家长表现出消极情绪的时候,孩子的症状就会比较多。有的家长直接表示:“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有决定性的影响。”这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得出的经验之谈,也符合我们的治疗理念。我们还通过编码得到一个情绪—症状联系的反馈循环:如果家长展现出过多的焦虑、愤怒和沮丧,孩子就会感到很有压力,出现更多症状,孩子的症状又反过来刺激家长,让家长更加焦虑,这是一个恶性循环,家长和孩子的状态会越来越差;如果家长能够比较平和地面对压力,那么孩子的压力也会比较小,症状水平就会比较低。孩子的进步会反过来鼓舞家长,让家长更有效能感,这就是一个正性循环。我们认为,要切断恶性循环。找到正性循环的切入点,在于优先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。